.
经历

SOM 开放空间设计系列(二):何时?巨变下的多尺度开放空间实践探索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贪婪索取——滥砍滥伐和竭泽而渔,让生态资源的消耗超过了大自然的再生能力。对此,开放空间设计能做些什么?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贪婪索取——滥砍滥伐和竭泽而渔,让生态资源的消耗超过了大自然的再生能力。对此,开放空间设计能做些什么?SOM 的开放空间实践(OSP)团队在城市设计、区域规划、滨水区、公园、广场和街景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本篇由 SOM 上海办公室理事,美国注册景观师李诗晨女士分享 SOM 在多尺度开放空间领域的实践探索。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人类环境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开放空间设计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重大进展,近几年来的发展更是极为迅速。这一现象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地球一直都在超负荷运转,这种“超载”状态的后果则表现为环境恶化、生态受损和资源枯竭。

今天人类所消耗和用于吸收废物的资源需要 1.75 个地球才能提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贪婪索取——过度捕捞和滥砍滥伐,让生态资源的消耗超过了大自然的再生能力。

那么,开放空间设计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越来越多的业主和政府机构已开始意识到开放空间的价值及其在公众的身心健康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随着更多的毕业生投身于相关领域,新思潮正在不断涌现;在行业领袖的引领之下,开放空间设计的学术影响力也在更广范围的城市和地区内不断扩大。尤为重要的是,开放空间设计在项目本身的设计思路上,公众对其在气候变化、地球健康、人口增长和资源需求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方面已达成共识。

近年来,SOM 的开放空间设计团队针对区域水管理、农业创新、沿海与高地的韧性设计,以及造林育林等议题进行了一系列多尺度的探索;在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降低灾害风险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跨学科、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策略一:森林重建优先

众所周知,树木在碳吸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SOM 一直把“森林重建”方面的探索置于优先位置。

有数据显示,占地球森林数量 1% 的最大树木储存了约 50% 的碳。因此,植树造林不仅需要以量取胜,更应该把“巩固一个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目标。

因此,植树造林可简单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荒地→造林(对荒地来说,首要任务就是简单地多种树)修复→造林(对于遭到破坏性砍伐的森林,我们需要的是修复和再造)稳固→造林(对于已经相对成熟的树林,更需要促进树木的持续生长,提升其结构复杂性,巩固整个生态系统)

上述情况看起来似乎挺简单,但在实际运用中,也需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多种策略来处理。

根据不同海拔将场地分为六个生态区域 © SOM

上图是我们在越南的一个项目中面临的场地现状:地形复杂、生态系统多样。根据不同海拔,我们将场地分成了六个生态区域:湖、滨水、低层、中层、高层森林和山顶。

针对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地灵活采用不同的处理策略:比如湖水净化、滨水海岸线的修复,以及对于低层森林进行溪流廊道的生态提升等。此处我们用“滨水区域”和“高层森林区域”作进一步说明:

 

滨水区域

滨水区域机遇 © SOM

首先,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滨水区域——这里虽然同样是满眼绿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植物稀疏,树木长势不好等,这些都表示滨水区的生境不够健康;且由于坡度较大而易导致水土流失,需要对驳岸实施水土保持等工作。

 

滨水区域策略 © SOM

那么,针对上述问题,SOM 在方案中建议在有条件的岸线区域种植耐水植物,恢复滨水生境,创造一个比较宜人和易于亲近的自然环境,同时对既有的森林植被进行修复,增加生物多样性。

 

高层森林区

高层森林机遇 © SOM

再比如,在海拔 1,500 米左右的高层森林区域,图中场地现状的右侧是一些有待提升的森林生态,而在这些森林的边缘则有一些开阔的土地,已经开始出现裸露的土壤,水土流失的风险颇高。

 

高层森林策略 © SOM

因此我们采取的策略是,首先对现状不够健康的森林进行修复,提升山地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在外缘种植山地作物,形成一个缓冲区域,达到保护森林边缘的目的。

 

策略二:农业创新

我们知道,农业创新也是相当重要的策略,SOM 在世界各地设计的许多项目中,都有对现状农业进行提升的需求。

那么,传统农田和林地对环境各有哪些影响?

林地大多是自然原生态,或者经历的人为干预有限。这里的树木根系相对较深,可以很好地维系水土,防止水土和养分的流失;农田则是经过严重人为和机械干预的,因此会对水土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

林地和农田的水土环境示意图 © SOM

针对上述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合适的农田和林地相结合,变成“农林复合地”——这样可以较为有效地减少农田耕地对土壤的伤害。但是“农林复合地”需要对树木及农作物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管理。

农林复合地示意图 © SOM

比如,我们在一个东南亚项目中提出将橡胶树与可可树结合在一起,进行混合种植。这么做既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土壤,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可以增加农业产量;由此形成的景观也更有利于固碳,同时又提升了生物多样性,可谓一举多得。

混合种植示意图 © SOM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作进一步思考,看看农林混合地与畜牧业相结合会怎样?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沼气系统,将有机畜产品产生的湿垃圾转化为天然肥料,这么做可以减少地表径流的污染,同时产生绿色能源,提升场地的能源独立性——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场地内达到能源的供需平衡。

农林混合地与畜牧业的混合示意图 © SOM

策略三:推动两栖生境复苏

第三个策略是必须在设计中竭尽全力地推动两栖生境复苏。

原生生境生产力 © SOM

上表中不同颜色的长条代表不同水生生境类型的生态生产力。我们可以看到洪泛平原(也叫洪泛区湿地)的生产力遥遥领先于其它水生生境。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生境是鱼塘。鱼塘的排名非常靠前,甚至超过了湖、河道以及溪流等。

我们在香港的一个项目中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需要对现状鱼塘进行景观改造的实际案例。在有限的范围内,我们尽可能多地保留了数个鱼塘,而非简单地将它们转化为河道或湖体的一部分。

而后利用地形引入季节性湿地,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洪泛区湿地”,这样处理可在提升景观效果的同时将鱼塘转化为一个更加高效的生境类型。顾名思义,洪泛区湿地的意思就是洪水来袭时可以被淹没的区域,所以它也承担了雨季防洪的重要功能,并且由此创造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栖息地网络。

 

策略四:河道防洪

我们所做的第四个重要探索就是河道的防洪措施。

传统驳岸方式是在城市和河道中间设立一个比较高的硬质防洪堤。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水文要求也在逐渐变化,这就导致防洪堤越修越高;那么相对的,在城市这一侧,开挖的地下空间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河道与城市之间的屏障。

因此,这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开挖量和平衡土方,将公共区域与防洪措施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以扩大滨水生态栖息地的方式保证防洪安全,也能提升城市的滨水景观,扩大行洪空间和降低洪灾风险。这是针对城市区域的处理方法。

 

.
传统驳岸方式 © SOM
.
融入生态的处理方式 © SOM

而对于其它区域,比如农田等,我们希望能在不影响主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将渠化的河道和周边生产能力低下的农田改造成多样化的生态渠道,从而减缓流速,促进地表径流的渗透和净化,这么做既提高了滞洪能力,又恢复了河流生境。

 

策略五:海岸线策略

最后一个策略,也是我们进行的尺度最大的探索,就是针对海平面上升提出的海岸线策略。

在我们国家目前进行的海堤建设中,大部分是按照 50 年或者 100 年一遇的标准来设计的。少数区域已经提升到了 200 年,甚至 300 年一遇的防潮标准。

生态海堤系统示意图 © SOM

随着海平面的不断上升,这个标准事实上是会水涨船高的。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应对策略。

因此我们希望建立一个生态海堤系统,包括沿海森林、沿海沼泽、屏障岛、珊瑚礁在内——用这些等多层级的自然生态结构代替单线的人造结构,或是对已经建设完成的现状海堤进行生态方面的加固,提供多区域的生态海堤系统。

一个(上海)沿海区域的现状海堤示意图 © SOM

我们以上海的一个沿海区域为例。在不干扰现状海堤的前提下,我们在靠近内海的区域为建造屏障岛设立结构基础,同时在外海侧设立导流堤,也为珊瑚礁的形成提供结构基础。

上述两个结构基础能够干扰海流的流向,促进砂砾活动,将砂砾沉积在导流堤形成的口袋区域。而通过改变水流形成第二层生态基质,也就是屏障岛和珊瑚礁,为重塑和扩展生态多样性创造条件。同时利用场地条件,引入淡水,在河口的位置设立微型三角区域,形成海岸特色的河口生态。

这样就形成完整的生态海堤,可以为抵御风暴潮提供额外的保护,同时也可以抵御海平面的逐年上升,从而实现多层级、可持续的海岸韧性保护。

形成完整的生态海堤系统,抵御风暴潮和海平面的上升 © SOM

上述策略是我们在实际项目设计中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应对措施。而任何策略的成功实施,归根结底都离不开我们的市民、业主和政府机构等各个主体的支持。

实现多层级、可持续的海岸韧性保护:生态海堤 © SOM

何时?其实就是从现在开始

开放空间设计行业的飞速发展,让设计师不仅能在关键问题的决策过程中建言献策,在创新设计中发挥引领作用,还能在气候变化和降低灾害风险等领域参与策略的制定,提供跨学科、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通常以项目中的“景观先行”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基础。

因此,景观设计师已不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角色,而是能在设计过程开始时就有资格坐上“牌桌”的选手。

所以,此时此刻,就是我们做出改变的最佳时刻。SOM 的开放空间设计实践将继续在运用国际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想知道的“何时”?其实就是从现在开始。